
我們與海的距離
PoseidonXainShare
我們與海的距離
前言
喜歡漁獵的朋友們,也許你跟我有一面之緣或有一線之隔。可能從自由潛水或者水肺潛水開始接觸海洋,這時候我們與海的距離就更近了。也許會感慨海洋生態每況愈下,漁業濫捕、海洋汙染、極端氣候等因素讓我們感到無能為力。但不要成為一個力小而不為的海人,而是要認識我們與生態的關係。寫這篇文章的當下,我吃魚也食肉,不用道德的制高點寫字。
使用魚槍與魚叉進行魚獵,不論白天或夜晚,我們都希望能滿載而歸。但常常魚簍與魚串空空地上岸。有人主張打大體型的魚,另一些人則大小通吃,這件事情上並沒有絕對的對錯,因為有人靠此維生。就如同我們面對漁船濫捕海洋資源一般,漁獵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權力,當自己無法控制如何使用權力時,慢性的災難也隨之無聲開始。一年生態不如一年,物種變得稀有,這何嘗不是濫捕行為。
近年來,一個名詞偶爾會被提起:友善魚法。從漁獵人的自律與品德上作為媒介,希望讓近海生態得到喘息的一種觀念。
為什麼出現在海邊
- 如果你我都是以海為生的人
-
也許我們只是娛樂
對!對於很多人來說,魚獵只是一種娛樂。白天從事某些行業,假日白天或夜晚摸黑下水。東北季風減弱時,許多人會回到海洋身旁,重新感受每一年生態的變化:哪些魚類變多了,哪些魚類變少了。常去的地方珊瑚變禿,菜園裡的菜沒長出來,於是開始尋找新菜園,或者偷拔別人的菜園點。這就是魚獵人的日常。如同前言所說,我們都希望滿載而歸。不要奢望求我們「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飲」,因為我們一樣貪得無厭,總是多要更多、大要更大。這樣的生態能供養我們多久?老實說,這件事情我也很好奇。
-
剛開始接觸漁獵的我
從自由潛水課程結束的我,具備了接觸海洋的知識與能力。要繼續往下一張證照訓練嗎?就像水肺潛水取得AOW證照的朋友,有人選擇魚獵作為潛水活動的延伸。此時,我們如同進入了另一個新手村,遇到的朋友與夥伴會影響我們對魚獵活動的了解與觀念。
每次捕獲小型魚類時,可能會遭到岸邊旁人的數落,這種狀態對任何漁獵人來說都不稀奇。如何快速建立對海洋生物的認知尤為重要,了解哪些物種能長到多大,這能幫助我們快速離開誤殺生物的階段。同時,這也是建立安全認知的重要時期。麻煩為自己建立一套能長期遵守的原則,比如:幾米浪不下水、注意漲退潮時機、大小流水、攜帶剪刀與潛水刀、備用燈源等等,慢慢鞏固魚獵安全的基石。
友善魚法
漁獵是對公共資源的利用。你放了小型物種,而我卻大小通抓,辜負你的好意,成為我的資源。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。始終,我們該面對生態資源不足的現實。
漁獵無法像釣魚一樣,捕獲後再放生,捕獲的當下就已成為現實。因此,從認識海洋生物的危險性與可食用性開始,漁獵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,以及獲取魚貨後的烹飪享用,都是魚獵活動中的樂趣。
我們要接受上岸空魚簍的可能性,也不應捕獵小型生物。將漁獵當作一種運動,而非購買伴手禮勢必要帶魚貨上岸。不喜歡的生物不抓、不捕、不虐殺,垃圾不遺留在海邊。對於海洋生態,採取像面對家人般簡單而尊重的態度。
魚獵人內心的樂趣,應包括提醒夥伴們從友善魚法的精神中,融入自己的漁獵之路。